慶陽網(wǎng)訊 (通訊員 李綱陵)四月的寧縣山青水秀、柳綠花紅。在建黨10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寧縣120多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懷著一顆對黨忠誠感恩的熾熱之心,齊聚縣城龍珠島,開啟了一場教育與引導并重、深度與溫情兼具的“唱紅歌·頌黨恩·學黨史·跟黨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傳唱紅色經典 弘揚紅色精神
“二月里刮春風,金匾繡的紅,金匾上繡的是救星毛澤東……”優(yōu)美的旋律,嘹亮的歌聲,使龍珠島在紅色經典歌曲的渲染下,更顯生機無限。志愿者們以最真實的情感,深情歌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繡金匾》《十送紅軍》等10多首經典紅歌,抒發(fā)對黨和祖國的無限熱愛。
“今天能重新聽到這些紅歌,心里暖暖的,唱起來讓人精神抖擻……”早勝鎮(zhèn)李家村村民張君霞讓自己在早勝街道經營的廣告裝飾公司歇業(yè)一天,專程和隊友們一起身著八路軍演出服來縣城唱紅歌,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廣泛傳承紅色基因,寧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組織寧縣龍珠島紅歌合唱團、寧縣夢響管樂團等16支社會志愿服務團隊齊聚一堂,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用心聲匯成歌聲,唱響紅色歌曲,抒發(fā)時代豪情。
聆聽紅色故事 弘揚紅色文化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舉行。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襲擾,會議被迫中止。但代表們并沒有退縮……”縣委黨校黨史宣講志愿者們逐一走上舞臺,深情地給觀眾分享紅船精神、抗日英雄何萬祥、鐵人王進喜等一段段感人的黨史小故事,謳歌共產黨人一切為群眾的初心,引導黨員群眾堅定理想信念,繼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我入黨已經二十幾年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56歲的盤克鎮(zhèn)咀頭村女黨員豆彩霞聽完紅色故事,向站在身邊的幾位觀眾表述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紅色小故事分享之后,緊接著是黨史知識搶答現(xiàn)場互動。在場的觀眾聽得十分認真,因為答案就在黨校志愿者們分享的故事當中,答對了還有一份小小的紀念品,答題互動使現(xiàn)場的觀眾對講述的黨史知識銘記在心。
上演紅色舞蹈 傳承紅色基因
輕步曼舞像燕子伏巢,疾飛高翔如鵲鳥夜驚。舞蹈《十送紅軍》表達了革命根據(jù)地人民對紅軍的深厚感情以及對革命勝利的強烈期盼,舞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難舍難分。讓現(xiàn)場的每一位觀眾感受到戰(zhàn)爭年代軍民魚水情的動人情景。早勝紅歌團志愿者們表演的《紅色娘子軍》向觀眾再現(xiàn)了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拋開了家庭、孩子,放下了針線、剪刀,毅然決然地投入到戰(zhàn)場中去,勇往殺敵,為人民做出卓越貢獻的一群姑娘。
風韻多姿的舞蹈獲得了陣陣掌聲。一名參加演出的志愿者激動地說:“我們志愿服務隊的姐妹們能用自己喜歡和擅長的舞蹈來表達我們對黨、對新時代、新生活的熱愛,感到非常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