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培華,高級教師,甘肅省特級教師,現就職于西峰區(qū)教育局,業(yè)余寫作。近十萬字散見于《甘肅日報》《西安晚報》《隴東報》及中國甘肅網、“學習強國”等報刊和網絡平臺。多篇文章被慶陽市融媒體中心“一點慶陽”欄目播出。
在機場
董培華
黃昏,下著雨,一個人去了機場。
車子從西門駛入時,發(fā)現有很多空車位,不由得暗喜。過去的很多次外出,愛人總是把車直接開到航站樓前。匆匆地來,匆匆地去,似乎從未留意過停車位的多少。
輕輕松松將車停好,發(fā)現比接機時間提前了兩個半小時。隨手拍下一張照片,發(fā)到群里。朋友說:“望風景,聽音樂......”
這里,似乎沒有什么風景,四處走走倒是可以。打開車門,冷風撲面襲來,看天氣預報,室外溫度只有11攝氏度。六月的雨,竟下出了秋雨的感覺,雨不大,卻有幾分清冷。
此時的停車場,一片安靜,沒有進出港的航班,連人影都不見一個。只有一陣一陣的風和細雨落在樹葉上的簌簌聲??床坏教?,但我知道云層下面,夕陽正慢慢地墜落。
四周是大大小小的樹壇花畦,沿著青磚鋪就的小路隨意溜達。眼前一行一行的綠化樹,大多只有一人多高。它們正奮力地綠著,深綠、淺綠、黃綠色的葉子,被雨水洗得新鮮透亮。
身邊那些長滿暗紅色葉子的樹我認識,是紅葉李,也叫紫葉李。老家門前就有一棵,早春時節(jié),粉白色的花朵綴在細細長長的枝條上,溫柔而清新。大概是因為秋天里樹上結滿了櫻桃似的小果子,它們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櫻桃李。
這樣的雨天,看著一樹一樹的紅色,心底頓生暖意。網上說這種樹寓意“紫氣東來”,它的花語是幸福、向上。難怪機場栽了那么多紫葉李。
其實,走入機場第一眼看到的是另一種樹,樹冠不大,樹干卻通直。葉子金黃,有點兒像北京大道兩邊的行道樹——金葉榆。走近細看,發(fā)現葉緣有不規(guī)則的鋸齒,與金葉榆大不一樣。
猜測它的名字會不會與黃楊有關,便用手機軟件“形色”識別。連續(xù)幾次,識別的結果都是梣葉槭,如果不是上面注了拼音,“梣”字我竟然不認識。“形色”很貼心,在植物簡介下面,附了詩詞賞花,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楓葉荻花”,難道梣葉槭與楓樹有關?
一時不敢確認,于是,百度查閱,才知道梣葉槭就是葉子長得像白蠟樹的楓樹。原來,梣葉槭,竟然是我們熟悉的幾種楓樹的親戚,只是它的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又名“復葉槭”。植物的世界,我們不懂的太多。
走走停停,在樹壇里又遇到一種陌生的樹。樹冠大而圓,心形的葉子被風一片一片掀起,又一片一片落下。黃綠色碎花被風搖落了一地。繼續(xù)打開“形色”,樹是白杜,也叫絲竹木。一樹一名,這個奇怪的名字,竟然讓我想起了詩人白居易和杜甫。
“度娘”說,秋天里白杜的蒴果成熟后,果子在樹上可以掛兩個月。淡淡的粉色,暖暖的心形果子——就在這個初夏,心里竟有了幾分期待,期待秋天里,能親眼目睹成群的鳥雀飛臨白杜樹間,爭食,嬉戲。
在機場,我還看到好些樹,絨毛白蠟,紫薇,單看這些有趣的名字,就能回味好久。樹下的草坪里,新草與枯草交織。綠的蓬勃的綠著,黃的靜靜橫躺在地上。果真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草生與人生一樣,都不容易。
長勢最好的要數白花三葉草。草如其名,稚嫩的三片葉子鮮得能掐出水來。三葉草的花,比葉子更漂亮。一條條細細長長的花梗上,頂著一朵朵球形的花兒,披針狀的苞片,婷婷裊裊,楚楚有致。由深紅、淺紅,到粉白色,層層如暈染一般?;蛎苊艿鼐蹟n,或參差不齊地向四面散開。風一吹,高高低低的花兒,在雨中花枝亂顫。“荷蘭翹搖”,多么動聽的名字。
傳說三葉草變異后就會出現四片葉子,如果能找到四葉草,就是找到了幸運。于是,蹲在地上,一株一株地找尋。落在草尖上的雨滴,摔碎了一地,終究也沒看到四片葉子的幸運草。一邊拍照,一邊在心底祝福,走進機場的人,都能遇到這樣的幸運。
顧不得仔細了解關于它的傳說和藥用價值,就被綠草叢中的小紫花所吸引。纖弱的莖蔓,稀稀疏疏地匍匐在地上,細長的花柄上,挑著一只一只蘭紫色的“蝴蝶”。這是小時候在山里經常見到的大花野豌豆,那時候,我們總是把它割回家喂牲口。
看到兒時熟悉的花草,腦海里立刻冒出一句詩:“深深地嗅,嗅一朵小花,直到嗅覺化為烏有”。只是,草盛豆苗稀,這里的大花野豌豆實在是太少,起舞的紫蝴蝶,屈指可數。
在停車場的一角,有幾簇開著白花的草。莖稈一根一根向上挺立著,一朵一朵白色的碎花,聚攏成一圈潔白的花環(huán),每層花環(huán)中,伸出一對葉子。葉子和花像寶塔一樣層疊起來,不動聲色地繞著莖稈,一圈一圈向上開去。這樣的“亭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首民樂曲《步步高》。
如果不是“形色”,還真不知道它叫夏至草。夏至草,望文生義,以為它是夏至開花。用手機查閱資料,才知道它還有別的名字,白花夏枯草、白花益母、小益母草、燈籠棵。原來這種草,在夏至前后就枯萎了。“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彪y怪詩詞賞花附了一首《惜時》詩:“三春花事早,為花須及早?;ㄩ_有落時,人生容易老。”
或許是因為時間充足,這個晚上,癡迷于“形色”,每發(fā)現一種植物,就忍不住去識別。不經意間,夜色已濃,從北門走到航站樓前,眼前的三個小花壇里,散落著一些不起眼花兒,滿目的姹紫嫣紅,燈光下,各色的碎花兒有點兒朦朧,有點兒妖嬈。
中央花壇里,大大小小的圓,一個套一個。每個圓上種植著不同的花兒,鳶尾花粗壯的根莖上,撐起一朵朵如蝶般紫藍色、紫色、黃色的花朵。最明艷的要數須苞石竹,花色多樣,或深紫色鑲著白邊兒,或淺粉鑲著紫邊兒,或深紅點綴著白色斑點,或一圈紫一圈粉,最外邊又鑲著一圈紫色。
野薔薇和雨天的機場最般配,花園里有一種叫七姊妹的薔薇,成群結隊的盛開著,一簇一簇,在暗夜里發(fā)出淡淡的幽香。“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不知道是哪朵花發(fā)出的香氣,但我愿意用心去凝視它們中的每一朵。
夜色里,不斷有車輛進來,車上的人無聲地下車,進入候機樓。車燈遠遠地打在那些碎花上,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走進候機廳,與國內的其他機場一樣,該有的都有。人工值機柜臺前,前往烏魯木橋和北京的旅客正在辦理登機手續(xù)。一切都在安靜有序地進行著。
自動值機設備旁邊的書刊架上,掛著幾本雜志。隨手取下一本,有些喜歡。走到服務臺前咨詢:“這雜志可以買么?”工作人員略顯詫異,隨即柔聲說道:“不賣,你若喜歡帶走就行?!笨次也缓靡馑迹赃叺墓ぷ魅藛T說:“這里的書,就是為乘客準備的?!蹦且豢?,忽然有種錯覺,這個夜晚機場的一切,包括風和雨絲都是輕柔緩慢的。
飛機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在頭頂隆隆地響起,身邊忽然有了小小的雀躍。相聚,總比送別令人愉悅。把隨身帶去的外套遞給愛人,隨人群走出候機廳,雨還在下。
車子駛離機場,航站樓上“慶陽”兩個字,在蒙蒙的雨霧中,依舊閃著暖黃色的光。我們回家了。